信息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2019年开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重要文件和重要法律陆续颁布实施,新制度、新精神、新要求,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提供了精准的方向。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针对当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的行业企业参与评价话语权偏弱,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科学性不强,学业评价的增值性引导不够等现实困境,推行了“四结合多维度”的评价改革,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质量评价考核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引导、促进质量的提升,因此不管是从宏观层面的学校质量评价,还是内部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都需要建立质量监督和引导机制,对质量生成的过程进行监督和引导。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通过建立“三层注重、闭环督导”的教学督导机制,改革教学质量过程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督导团从“教师教学督导”“学风学情督导”“教学管理督导”三个层面开展闭环督导工作。如对教师的教学督导上强化教学督导反馈。督导听课后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有效,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对于一般性问题的教师,采取听课后由督导团成员当面交流的方式开展指导,二是对于存在严重教学问题的教师采取课后书面反馈的方式(可将书面材料送至该教师所在学院)进行帮扶。通过闭环反馈,建立优秀教师“传帮带”的机制,帮助授课经验欠缺的老师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是一个反馈调节的过程,教育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成为一个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系统。为了实现自我调节和改进,教育系统必须依靠教育评价来实时监控教育活动并提供持续反馈。因此,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将评价结果准确直观及时地反馈给评价对象,将即时评价和周期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前馈控制、实时控制和后馈控制。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借助双高提升信息化水平项目,实施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优化升级工程,消除信息孤岛,提升数据化决策能力。优化“诊改”信息支撑平台,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360度实时画像。实施“智慧课堂2.0”建设和应用工程,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价新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数据化评价,并且构建了智能化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立了教学资源即时更新机制,通过实时反馈,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
“质量归根到底靠自身保证,质量生成方对质量负责”,内部的诊断与改进对于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双高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及最新的职教法等,为我们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指出了方向,教育评价应以是否有效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依据,需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评价内容的全面与丰富、评价方式的科学与完善和评价过程的动态与理性,需要在内部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外部评价,内外评价有机结合。外部评价是区别于政府和高职院校的社会评价力量,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了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了解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主张,重视多元主体参与,完善职业教育质量治理机制。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内部评价为基础,将自我评价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依托大数据职业能力服务系统,开展专业群建设诊断与改进,充分激发内部活力。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价机构,通过质量评价,追踪专业群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发展状况等数据,与内部评价形成相互反馈机制,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在内部评价与第三方评价,定期评价和专项评价的协同作用下,指引和规范产教深度融合,促进质量提升。
宏观层面,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一种类型教育,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但因其直接面向就业,又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其特殊性;中观层面,每所高职院校因受地方产业经济条件、政策环境、生源因素等的影响又有其独特性;微观层面,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校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聪明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智能强项。因此,需要在评价时,既考虑标准的底线又需要考虑评价对象的独特性或者个性,既有技术技能的评价又要加强综合素养的考核。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深入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强化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项目制、情景式教学;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业效果评价改革,实施1+N学分制改革,多规格培养人才,进行跨专业教学、分层教学、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并成立了专门的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对学生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获取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积累、转换和互认,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构建起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注重关注和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根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职业高等院校校长联席会议编制的《2021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学校入选60所服务贡献典型学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学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学校3个排行榜。根据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布的《2022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显示,学校入选多个改革指数排行榜。其中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技能活力指数排行70位,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活力指数排行98位。在参与X证书制度试点中,多次被第三方评价组织评为“优秀试点单位”。
学校基于“互联网+”办学优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开发智慧课堂平台和课程教学诊改平台,从终结性评价转向重视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从课堂教学的周期性评价转向重视教与学的即时评价。助力学校通过全国诊改专家委的诊改复核验收,形成了教师专注于课堂教学,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的质量文化氛围,近三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斩获一等奖一项,实现了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家最高奖项的零突破,获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20项,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6门,其中《女性形体礼仪与形象塑造》课程,累计选课人数达6.02万人,选课学校172所,学生技能比赛获国家级奖项229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25项,获省级奖项662项。
建立学分银行中心,对学生各渠道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完成近3万人次多类型学习成果转换,节约有效学习时间40万余课时。通过多类学习成果转换,降低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入伍从军顾虑,有效推动农民工、退伍军人、失业群体等特殊人群参与职业教育。通过行业能力标准建设及其课程建设,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匹配度提升约11.2%。
评价改革模式成效初显,学校副校长胡方霞受《光明日报》邀请,于2022年4月25日由光明教育家举办的第182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全国线上圆桌论坛,做了题为“为何、如何、何以:评价改革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分享,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线实时收看人数达1.7万人;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价改革形成的“大数据赋能智慧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案例,2022年入选为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基于学分银行形成的服务学生个性发展评价改革模式,2020年被《人民日报》以《重庆有家“学分银行”》专题报道,并被新华网、教育部门户等170多家媒体转载,学分银行与资历框架的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全球地区和国家资格框架清单第二卷》;基于内部质量评价改革形成的《守正创新 以“三体系一平台一文化”构筑学校质量诊改工作体系》入选2020年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
(作者简介:胡方霞,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副校长,教授;李玲,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刘玉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项目综合科科长,副教授)